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趨勢專文】席捲日本海外的御宅電子商務-Tokyo Otaku Mode


文/HaoGing

在電子商務的世界中,針對特定族群或次文化經營的電子商務類型一直是相當特殊且市場規模也不小的一部分,例如潮牌設計服飾、環境友善農產品等,其特點是顧客多半是受到該商品有關之文化或理念所吸引進而消費,而呈現產品線與客群相當穩定的狀態,例如台灣的潮流品牌一開始是將美國西海岸勞動階層、滑板運動與族裔文化交互影響下,表現出的特定穿著方式引進台灣,並與日本流行元素結合下的服飾。因此可以看到台灣的潮牌商品很多時候會非常強調其設計理念來自於美國文化的那些元素,並加以強調轉譯給特定的年輕族群。通常這類型的電子商務也多半以單一品牌垂直銷售的方式經營。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研發小文] 如何做媒體創新研發


如何做媒體創新研發

口述:吳仁麟
紀錄整理:張雨涵
俗語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意思是一隻鳥三年不飛不叫,一旦起飛即可衝天,一鳴便能驚人。
這常被用來比喻人平時沒有特殊表現、默默無聞,一旦有機會施展才能,即能展現非凡的成果。研發人的生命情境好像也總是如此。
        偉大的發明往往不是橫空出世,它需要不斷地嘗試與經驗的累積。同樣的,研發工作是一項必須長久經營的工作,其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創造出平地驚雷的新產品與新服務。但回歸到研發工作的本質來看,研發工作是否有其普遍、共通的法則呢?研發工作之於從事研發工作者來說,又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價值呢?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捷客任務】名家揮毫贈春聯活動成功!


文/ QQ

1月21日中午,聯合報大樓的輕食區比平常多了些喜氣的「年味」,處處可見紅通通的「春」、「滿」、「招財進寶」等吉祥話語,原來是Upaper與媒體創新研發中心所舉辦的「捷客任務之名家揮毫贈春聯」活動,活動現場特別邀請了中國書畫協會的三位大師大筆揮毫,要將祝福的話語化為一幅幅的春聯,讓大家都能開開心心過好年!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一件T恤的生產過程:跨領域合作的多媒體報導實例(下)



文/wolf


隨著採訪持續進行,執行製作人忙著擬定報導當中該有的關鍵概念,而視覺團隊則開始製作敘事結構流程圖、紙上試做版與氣氛圖(mood board),讓所有成員都能對於設計走向有共通的理解。團隊對於其他優質的多媒體報導都仔細做過研究,繪製出這些案例的敘事結構流程圖與氣氛圖來作具體的解析,讓彼此討論時有個共通的框架。

團隊們盡量簡約限定設計方向的成文文件,而這件專案的試作方向夠明確,足以被濃縮成一句設定:「透過影片訴說我們所碰到的人們以及物件經過的旅程,在文字當中解釋這趟複雜旅程背後的經濟狀況。」其餘各種的介面設計要求,發想都是延伸自這句設定。

設計團隊將整個介面視為報導編輯意念的呈現,而不是多媒體的炫技表現場所。因此在設計時力求平衡影片體驗與文字體驗,避免其他多媒體報導中會出現的問題:穿插的文字干擾觀賞影片的步調,而影片穿插在文字為主的報導當中又顯得像是可有可無的附屬資料。為了讓影片與文字之間有更緊密的連結,所有章節開頭的影片都會提出一個吸引人的問題,同時影片下方也會有一則巧妙的提示句,作為影片與底下文章的橋接。

在互動與引導之間,團隊也作過細緻的評估,閱覽動線都經過精心設計。比方說,章節開頭的影片在播放時,沒有多餘的選項破壞讀者的專注力,當影片即將播送完畢時則會自動下捲到文章開頭,讓影片與文字的關聯性更加密切,讀者在觀看影片時的專注力能無縫轉移到閱讀底下的文章。這時,次一章節的選項才會浮現出來。這樣的細節設計讓整個報導的介面足夠簡潔引人專注,而又保留適當的互動自由度。設計時也考慮到行動載具的閱讀體驗必需與電腦上相同,讓人們可以依需求切換載具閱讀而不會有斷裂感。

整體的設計經過五次週期為一週的循環設計流程才定稿。第一週團隊先打好整個網站的骨架,其餘各週再逐漸擴充機能與精緻度。在這期間,他們也持續進行使用者試用的程序,來反覆形塑團隊的想法。這個案子中的試用有分二個階段,首先他們找來專案的關係人士,從旁觀者的角度察覺團隊自己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團隊最擔心的就是影片與文字的敘事沒有真正表現出連貫性,而關係人的意見也呼應了這種疑慮,因此他們決定必須再做廣泛的測試來找出問題。

第二階段他們就從 NPR 電台內部尋找不同部門、不同年齡的同事,為他們準備了統一的測試流程劇本,並且用錄像的方式,讓他們的使用體驗盡可能自然。經過這樣試用的回饋,才發現原先評估使用者體驗有什麼問題,需要做出什麼相應的調整(例如影片應當加入所在地點、加上「向下滾動閱讀文章」的標示等等)。這些個別的調整看起來很細微,但整合起來卻大大地增強了報導被接收的效益。

Planet Money 這個追蹤T恤製作的報導計畫,四大章節彷彿一氣呵成,如果不是有這樣的經驗分享,使用者可能不會察覺每個細節上花了多少心血。設計團隊對於整體計畫的通盤了解,讓使用者體驗的不是眼花撩亂的多媒體效果,而能夠真正透過多媒體來深化報導的內容。Wes Lindamood 認為這整個計畫的技術層面並不算複雜,也不是在追求全新的敘事形式。但是在跨領域的專案合作上是重大的成功。當中如何分析既有的案例、有程序地摸索出具體討論的素材與共識,對於集結各種領域的團隊而言會是非常重要的參考。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趨勢專文] 力量連結03(The Nexus of Forces): 2014年的熱門職務-- 內容長 (chief content officer, CCO)

/呂欣茹

   前面談到因自攜裝置(BYOD)和行動技術的發展所產生的數位內容流動性與新的內容派送方式,使得企業體為了因應當代消費者的媒體使用行為改變,某種程度將自己定義為媒體公司力量連結的模式下,企業體在數位行銷上面臨的內容策略困境,來自於社交(social)與行動(mobile)相互作用產生的脈絡化資訊(information),透過雲端網絡,形成內容派送的全球性特質(global class delivery。企業在不同地區操作的行銷案,資訊是透明的,品牌訊息必須全球一致,但各地區因文化差異,目標受眾的社群特質必須被再細緻化,企業品牌的內容產製與管理已成為企業內組織性的議題,因此「內容長」成為2014年社群行業中的熱門職務。





【趨勢專文】英國Argos是否能成為台灣超市虛實整合的借鏡?


文/HaoGing

若有在注意財經產業新聞,特別是流通零售業的讀者,相信對前兩個禮拜譽有「台灣流通教父」美稱的前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出任全聯福利中心總裁一事還記憶深刻。徐重仁將這次出任宣稱為「台灣第二次的流通革命」,並在宜蘭市打造了全國第一家媲美百貨公司超市的旗艦示範店作為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趨勢專文】串媒體四大元素二部曲「社群參與」(二):Call-to- Action,交付你的社群任務!


/郭哲瑋

    
    不論在你的故事世界設定下,所使用的社群平台是哪一個,建立一定數量的粉絲數、跟隨者數是經營社群的第一步。鋪陳好的內容吸引注意;使用跨社群的相互串連、互導粉絲;或舉辦系列的抽獎贈獎活動,都是可以快速建立基本社群數量的簡單方法,但這些數字是活躍的社群抑或僅是無意義的統計數量,必須再往下一步試圖去驅動你的社群,才是串媒體敘事中有意義的社群參與(Social Engagement)元素,讓受眾進一步成為你的「Smart Fan」(智慧型受眾),以協助你的故事世界更多元化。這個動作稱之為「Call-to-Action」,去交付你的社群一些你希望他們幫助你的工作與任務,類似於「集體智慧」,當然在故事元素的設定下,這些所交付的任務設計也必須能夠有趣,才能喚起受眾回應你的「Call-to-Action」。這次以之前曾稍微介紹過的社群故事平台「Theatrics」中的幾個案例,看看有哪些Action是國外互動敘事者嘗試在使用的任務方式。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一件T恤的生產過程:跨領域合作的多媒體報導實例(上)




文/wolf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的 podcast 系列「Planet Money」去年發動一次別出心裁的報導活動。他們對聽眾募資印行一款T恤,希望追蹤這款T恤的生產過程來報導全球供應鍊的現況。整個計畫自四月起開始募資,目標金額為五萬美元,卻收到六十萬美元的募款。整篇報導在去年十二月一日發布,在親切易讀的介面中整合影片、文字與圖表為一體,並且連接多篇相關的廣播報導。這次的報導也是新成立的新聞 app 與多媒體團隊第一支專案。這組八人團隊的每位成員都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包括報導、聲音製作、影片剪輯、敏捷開發、照片編輯、互動設計等等,因此這個專案就是一次跨領域的合作過程。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趨勢專文】阿里巴巴支付寶跟騰訊微信支付到底在戰甚麼?


文/HaoGing

這陣子中國網路業最火紅的話題恐怕就是阿里巴巴跟騰訊的行動支付大戰了。這場行動社群軟體+支付+電子商務+線下店家O2O的大車拼若是以新聞事件來看,戰火從去年1128日小米手機在微信開設專屬賣場,15萬台在短短955秒就搶購一空的驚人「閃購」模式開始點燃。這次「閃購」總共吸引超過2000萬人次的驚人流量,在中文世界正式樹立第一個社群通訊化電子商務的模式。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趨勢專文】串媒體四大元素二部曲「社群參與」(一):智慧型觀眾(SMART FAN)的誕生

/郭哲瑋
 
    2014年,關於串媒體敘事的部份進行到第二階段,針對串媒體四大元素「社群參與」(Social Engagement)的部分進行研究。為什麼對於串媒體製作而言,「社群參與」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要產製眾多的故事線在不同平台上操作,即使在歐美的影視環境,往往也必須是集團性質的媒體公司才有可能將各種產品一次到位,因而相對資本較小或獨立的製作人想要踏進串媒體的領域,都先以網路社群做為內容發佈的首選,先以低成本內容,在社群網路上造成迴響與互動之後,再慢慢集資成為較為主流的媒體產品。

【每日分享】走路也能「行善」

圖片來源:http://news.ynxxb.com/content/2013-9/10/N11643593996.aspx

文/QQ
最近在台灣掀起了一股路跑風潮,舉凡甜點路跑、殭屍路跑、聖誕路跑、搖滾路跑等,五花八門的路跑活動齊放,不間斷地繽紛著每個台灣人的週末假期。但你有想過路跑、走路這件事情也可以拿來做公益嗎?現在在大陸就有一款正火紅的APP 「行善」,要將您走的每一步路都附加上公益的價值,成為可以置換捐款的行動!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資料新聞學2014趨勢

文/wolf

Amy Schmitz Weiss 是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新聞學與媒體研究學院的副教授,過去曾有十年以上的記者經驗,也是調查新聞網(Investigative News Network)的常駐作家之一。Weiss 教授特別關注數位新聞學的發展,去年曾在奈特美國新聞中心的 MOOC 教導資料新聞學。去年年末 Weiss 教授發表一篇文章談2014年資料新聞學趨勢的五點預測,特別值得相關領域的人士參考。

[研發小文] 採訪就是研究員的呼吸


 
口述:吳仁麟
紀錄‧整理:張雨涵

談到「採訪」,一般人都會很直覺的認為這只是記者的工作。對研究員而言,採訪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取材,無所不在,並且觸動許多靈感。
為何研究者必須如此重視採訪呢?簡單的說,採訪就是研究員的呼吸,靠採訪了解市場並且從學理進入實務檢驗、直搗問題核心。所以,對研究者來說,特別是從事研發人員來說,採訪並不是一種工作,它應該是一種生活型態、一種思考模式、一種處理事情的原則。採訪讓研發人員更清晰、具體的反覆思辯。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趨勢專文】日本SPARK會社利用遊戲化概念,打造循環型的O2O


文/HaoGing

去年2013的12月10日,朝日新聞旗下事業體-朝日互動(朝日Interactive)舉辦了CNET Japan Live 2013大會。大會其中一個session由日本第一個專門規畫O2O模式的SPARK公司擔任總召,並請到了Grand Design & Company、資生堂INTEGRAT 、以及Wise Integration等三間合資成立SPARK,並分別在社群商務軟體開發、電子商務整合行銷以及店面販售規劃各有所長的公司CEO,共同來探討新型態「循環型O2O」的發展模式。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研發小文] 米克斯研究員的角色和基本功

口述:吳仁麟
紀錄.整理張雨涵
 
「讀」、「想」、「談」、「寫」是米克斯研究員每天必須不斷操練的基本功。這不僅是反覆檢驗研究思路的必經之路,也是讓研究者不斷在抽象思考與實際驗證間找尋問題核心的反覆辯證過程。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資料新聞學製作流程


文/wolf

先前介紹過數則資料新聞學的經典案例,也就令人好奇一般資料新聞學的產製通則是什麼。衛報整理出資料新聞學的製作流程圖,其中的四大階段又與線上新聞學部落格(Online Journalism Blog)提出的資料新聞學四個「C」階段有相呼應之處,在此特別把二者並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