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日本式創新的華麗與蒼涼】 第三回:M的悲劇


/邱研略
時至七月下旬,日本惱人的梅雨季亦將告一段落,也代表著盛夏即將正式來臨。難得有著不需加班的週末,在星巴克裡看著過往的人群,不自覺地也回想起了過去兩個月工作上的種種變化。所謂變化,主要在於手頭上案子的內容。而內容,我總習慣於用以下的兩個角度來分類:具象抽象、短程長程

兩個月前剛結束的案子,長達一年,內容是幫某汽車大廠思考3050年之後的事業與策略規劃每天談的就是創新,點子可以無邊無際,企畫書卻仍得有血有肉。案子結束後,剛好趕上各大企業發表完2013年度的決算結果,也正因此,在我還沒從Open InnovationSocial Listening等創新詞彙中回過神來時,下一個地獄已經在等我上路。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資料新聞學網站的報導品質問題

Buzzfeed 揶揄資料新聞學的圖表報導:「根據資料顯示,這些州是美國最北端的幾個州。」
http://www.buzzfeed.com/bennyjohnson/11-amazing-data-driven-maps-of-the-united-states-really-puts

文/wolf


網路時代的媒體發展瞬息萬變,FiveThirtyEight, Vox, The Upshot 等幾個以資料解釋新聞學為核心的媒體網站,開業不過數個月,儼然已經過了蜜月期,在新聞領域逐漸退燒,一些不當的報導也引來了各種批評與揶揄。但是圖像化與資料新聞學專家 Alberto Cairo 認為這不是資料新聞本質上的錯誤,而是這些報導網站沒能符合人們期許的品質水準。

Persona的十個步驟

 
文 / 曾蘭婷

圖片來源:http://www.hceye.org/downloads/Persona-Lene.jpg

Persona的字源來自於希臘文,原意是「面具」(mask)的意思。當我們以此為研究方法時,等同於戴上了使用者的面具,把我們自己置放在使用者的地位當中。當我們要創造新的產品或服務時,試圖去理解使用者與他們的需求。當我們站在使用者的立場去思考,可以發現使用者想要甚麼、使用者如何使用新產品的想法,而這個新產品到底應該是甚麼模樣? 是一個網站?一支手機電話?或者是一輛腳踏車?
 
Lene Nielsen博士在丹麥是以Persona協助資訊科技產業來研發專業網站、產品與市場行銷的頂尖專家,2012年出版了Personas --User Focused Desig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eries)」註解[1](人物誌使用者中心的設計(人機互動系列))一書。她認為人物誌是一種將使用者予以虛構賦予其面貌的敘述(description)方式。一個不存在的使用者,卻以某種可以讓解讀的人產生認識的過程,描繪出他們的面貌甚至還可以令人確信他們的存在。這種書寫方式是從實際存在的使用者經驗得到資料,共同從真實的人們身上拼湊出共同的面貌或擷取他們身上的內隱知識。
 
Persona的研究方法運用在設計師、系統開發者與參與研發計畫的人,針對設計產品、資訊系統與服務模式時,取得有用的構想與創意。這些讓使用者表述經驗的資料讓研發產品或服務時,可以區辨出使用者與他們的需求並且幫助研發者以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避免本位主義的盲點。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Persona也提供了不同參與研發計畫的角色,建立起對使用者的共同理解。
 
根據Nielsen博士所發展的人物誌與敘事劇本的研究方法,她整理出十Persona的操作步驟,分述如下 
 
步驟1.Find the Users 找出使用者
[發問] 使用者是誰? 使用者有多少? 使用者在系統當中可以做些甚麼?
[可以運用的方法]量化資料的收集
[預期成果]報告
 
步驟2.Building a Hypothesis 建立假設
[發問] 他們在使用者中差異在哪裡?
[可以運用的方法 
I.分析研究素材料;
II.把使用者分類;
III.區辨使用者並予以命名。
[預期成果] 目標團體的描述初稿
 
步驟3.Verification 驗證
[發問]
(1)人物誌資料:I.喜歡/不喜歡;II.內在的需求;III.價值觀
(2)情境資料:I.工作領域;II.工作條件
(3)劇本資料:I.工作策略與目標;II.資訊策略與目標
[可以運用的方法] 質性資料的蒐集
[預期成果] 報告
 
步驟4.Finding Patterns找出模式
[發問]
(1)一開始的分類是否能夠掌握全貌?
(2)是否有其他的群體要考慮進來?
(3)是否都一樣的重要?
[可以運用的方法] 分門別類
[預期成果] 不同類別的敘述
 
步驟5.Constructing Personas 建構人物誌
[發問]
(1)身體(名字、年齡、照片)
(2)心理狀態(內向的人、外向的人)
(3)背景(職業)
(4)感情與態度(對科技的傾向、公司(傳遞者)、資訊)
(5)個人特質
[可以運用的方法]分門別類
[預期成果]類別的描述
 
步驟6.Defining Situations 定義情境
[發問]
(1)這個人物誌的需求是甚麼?
(2)情境是甚麼?
[可以運用的方法]情境與需求的資料分析
[預期成果]需求與情境的目錄(catalogue)
 
步驟7.Validation and Buy-in 確認與採納
[發問]你知道有人是像這樣的嗎?
[可以運用的方法]找熟用人物誌的人解讀並與評論其表述。
 
步驟8.Dissemination知識的推播
[發問]我們如何在組織當中分享人物誌的研究成果?
[可以運用的方法]海報、會議、電子郵件、
[預期成果]每一種類型人物誌的積極活動與事件。
 
步驟9.Creating Scenario 創作劇本
[發問]既有環境下以現成目標來討論當人物誌這個角色使用了新技術後會發生甚麼事?
[可以運用的方法]
敘事性劇本使用人物誌以及形成劇本的情境與敘述。
[預期成果]劇本、使用案例、需求條件、詳細訂定規格。
 
步驟10.  On-going Development 持續進展
[發問]新的資訊是否改變了人物誌?
[可以運用的方法]使用性測試、 收集新資料、所有關於與使用者互動的回饋意見,
例如販售、支援系統與訓練者。
[預期成果]基礎文件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研究筆記] 普立茲新聞獎系列研究:在龍捲風的正中心(1958)


/Melody
一般記者在報導時,多採取客觀、第三人稱的角度對事件進行描述與觀察。因此,在這種脈絡下,新聞工作者的角度多採取超然、與己無關的方式進行現象觀察與描述,連帶地新聞的呈現方式多淪為制式、資訊傳遞的模式,較難讓讀者與之產生共鳴。但若是換個角度來書寫,採取記者的親身經歷與見證,是否更可以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當時的情境及發生情況,同時讓讀者彷彿親身經歷現場?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舊報導的新意:紐時與華爾街日報的新聞檔案再利用

華爾街日報125週年特輯。以代表華爾街日報的道瓊工業指數貫串時間軸,以下鋪設各種歷史新聞檔案片段。
http://online.wsj.com/public/page/WSJ-125-Anniversary.html

文/wolf

原本對於以提供最新訊息為職志的新聞機構來說,報過的新聞已經不再是工作重點。一般而言,過期的新聞檔案都是被動地躺在圖書館檔案櫃當中,等待歷史人文學者自行去挖掘學術研究需要的資料。但是,近來網路媒體的高速消長,迫使資深的傳統新聞機構重新重視這些新聞檔案,更積極主動地推出創新的應用,創造自己獨門的優勢。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研究筆記] 普立茲新聞獎系列研究:面對絕症應該怎樣對待生活(1986)

/Melody
面對絕症應該怎樣對待生活?這是在這個高壓、高物質社會背後,所隱藏、多數人不願接受、面對的議題。1986年的普立茲新聞獎的評論(Commentary)獎項「面對絕症該怎樣對待生活」一文,通過一個愛滋病患者從發病到確診的經歷,闡述了現代人面對疾病、面對生活及環境壓力的焦慮,以及故事背後所隱含的訊息,即擁有一顆勇敢面對生活挑戰的心便,無所畏懼的勇氣。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數位之「域」:都市空間無處不在的運算及環境認知的重構

文/曾蘭婷

 聯合報系媒體創新研發中心在今年度612日舉辦了一場「城市與媒體的對話」論壇。當天特別邀請的主講人楊沛儒教授,任教於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都市區域規劃與建築學系。他當天主講的題目是「城市即媒體,媒體及城市」。這個主題的發想其實是來自對於全球智慧都市的未來性的思考,由於無所不在的資訊運算需求,其實城市已經成為多中心的、人與資訊相互為用的媒體空間。人的行動領域其實是由資訊所界定的,然而,誰又是資訊的生產者、傳播者與消費者?

 在我們的城市中,那些幾何維度定義下的物理空間其實還隱藏了一個我們看不見的流動空間。因為流動才使得每個人建構了屬於每個自己獨特的領域與生活軌跡。因此,城市存在的意義根源自群體的聚集,理解到這樣的群聚規模的發展機制,也是都市為了資訊的生產與再生產、流通、交換與消費互為因果。所以,如果在城市中群聚造就需求,那麼移動本身就是資源、是基本權利有時也是一種權力。

針對這樣新興的都市論述與現象,楊教授特地提到2004年二月MIT出版密西根大學建築系教授Malcolm McCullough所著Digital GroundArchitecture,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Environmental Knowing(詳圖一),顯然從書名中可以知道,由於各種資訊載具與高速運算技術資源的日新月異,都市中大量的生產與消費所產生的巨量資訊與智慧化的公共設施已在城市空間中界定了人們所接觸的以及移動範疇中的邊界。

圖一、楊教授曾為文評介的數位之域」;該書介紹的案例研究多著重在運用空間標註功能的媒體、與情境結合的創新科技以及都市擴增實境案例研究。

        通訊科技撤底改變過去認為必須以地方作為發展基礎的社會。流動的空間(space of flow)則變成新的組織空間模式,在資訊時代中逃脫了對於場所(locales)依賴的控制。完全不同於ㄧ般人所認為的空間概念下的空間space of space,其實是一種在文化、地域、歷史以及主體性上進行經驗重構的空間組織。新的資訊城市的空間化形式不僅只是電子化空間(electronic space)或網際網路空間(cyberspace),這樣的空間形式不但排拒了歷史文化的連結也脫離了以地方作為發展基礎的社會。

        無處不在的運算成為都市當中一種看不見的基礎設施與跟呼吸一樣的基本需求,彷彿鑲嵌在都市空間當中、網絡化方式佈建而且無處不在地擴張。不僅只是感應或執行運算而已,而且還作用其中。這種新型態的分散式運算掌握了物理空間再結構的潛力,而且重新建構了我們與都市空間的關係。

所以,當以資訊為主體的流動空間形成了一種新型態的社會場域、未來充滿各種可能的社會效應,那麼設計的主流論述是否將朝向一種媒體化的內容?創造的是互動的、引人入勝的脈絡情境以及去空間化後「在場」的社群。


參考資料:

1. http://mitpress.mit.edu/books/digital-ground.

2. McCullough M, 2007, "New media urbanism: grounding ambi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34(3) 383 – 395http://www.envplan.com/abstract.cgi?id=b32038.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專家網路與合作社:歐洲新興媒體案例

 Krautreporter 的首頁。 https://krautreporter.de/das-magazin 

文/wolf


德國新創網路媒體「Krautreporter」上個月通過集資目標,獲得來自一萬七千名訂戶的一百零二萬歐元(約為四千一百多萬台幣),確定將在秋天正式啟動。這與上次我們介紹的、同樣由群眾募資成立的荷蘭新網路媒體「De Correspondent」(集資一百萬歐元),二者的運作模型相當類似,但也有關鍵性的差別。

【趨勢專文】日本農林水産省結合社群網站推出線上食譜大賽


/HaoGing

各位觀眾還記得幾年前轟動一時的日本美食節目「料理東西軍」嗎?筆者當時可是忠實觀眾,幾乎每集都會看然後默默在心中握拳「啊~去日本的時候一定要吃吃這樣的料理呀」。這個節目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周都會精心尋找優質的食物生產者,然後做出一道道令人歎為觀止的料理PK,對推廣美食文化可謂功不可沒。不過,每集好笑又好吃的料理東西軍節目背後,可是肩負提高日本糧食自給率的重大任務;尤其受到311核災等影響,日本的糧食自給率近年來已經持續低於40%以下(台灣更低,2012年只有32.7%)

為了改變這種情形,日本主導農糧政策的「農林水産省」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怎麼使用貼近大眾生活的方式,宣導日本飲食以提高糧食自給率。最近農林水産省就與廣受好評的「樂天食譜」(楽天レシピ)、「食譜部落格」(レシピブログ),與專精於料理照片的社群服務「SnapDish」,和可以說是照片社群網站的翹楚- Pinterest等四方合作,共同推出「Oishii Japan食譜競技」(Oishii Japan レシピコンテスト)的徵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