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趨勢專文】串媒體四大元素三部曲「跨平台」(六):跨平台小結:一花一草皆「平台」!

/郭哲瑋


圖片來源:http://technabob.com/blog/2013/07/15/hello-lamp-post/

串媒體敘事的核心精神是「跨平台」內容經營,如何在多元載具的興起下提供觀眾「沉浸式」的故事體驗,在過去幾週介紹了包括「TV Everywhere」、「Second-Screen」及社群平台互動的內容流動方式,除了基本的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平台之外,隨著「物聯網」的興起,所謂的「平台」只會與時俱增,如同國內鴻海所主張的「八螢一雲」新應用,涵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電視、可攜式電視、教育顯示、醫療顯示、發光二極體(LED)室外顯示等終端應用,當這些終端都串連之後,一個新媒體敘事能夠怎樣延伸,都有許多想像空間。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趨勢專文】發跡於街頭,擴散於網路-淺談台灣潮牌


/HaoGing

除了UNIQLOZARA等「快速時尚」(Fast Fashion)品牌外,「潮流服飾」可謂台灣服飾業近幾年的風潮與顯學。例如台灣營業額最高,同時可能也是知名最高,由五月天主唱阿信與不二良共同經營的潮流品牌-Stay Real」,去年將店面擴展至台灣6間、香港4間與中國6間,日本東京1間,加上3家「STAYREAL Cafe」,總共20間員工逾150位,年營業額突破3億元,在市場的感染力不容小覷。

【日本式創新的華麗與蒼涼】 第一回:AKB真能叫我第一名?

/邱研略

幹顧問這行,整天坐在冷氣房裡打PPT難免氣悶,加上身邊同事多為年輕男性,偶爾聊上幾句不免俗地會提到一些年輕偶像。AKB當然也是話題之一,但礙於顧問是很死要面子的人種,出櫃說自己聽AKB可能就跟染愛滋沒甚麼兩樣。而這些表裡不一的粉絲引發了我的好奇心,一個團體是不是天團,究竟是誰說了算,又是如何判斷呢?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韓流Hallyu:韓國流行文化的全球脈絡

/呂欣茹



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韓劇」因為地區及文化的臨近性成為南韓文化商品重要的輸出項目,除了打造主角成為超級明星的廣告效益外,相關周邊產品的販售和旅遊經濟的開展等,背後的邏輯都是整體國家經濟發展的企圖。南韓政府藉由政策推動,建立娛樂文化產業的全球發展規模,全力將韓劇(K-drama)及流行音樂(K-pop)裁剪為能夠跨越國家和地區限制,盡可能地吸引更多的潛在閱聽眾。流行文化研究學者Yasue Kuwahara與她的同事在 <The Korean Wave: Korean Popular Culture in Global Context >本書中,以產製、全球在地化,及文化消費三個方面來分析這股「韓流」(Korean wave or Hallyu)全球性脈絡。

[研究筆記] 記者這一行 (1)

/Melody

最近,正在研究記者這個職業的特徵及創新可能。因此,在總監的策劃下,讓我有機會可以訪談陳俍任先生,從他的視角來認識新聞工作者的環境生態與諸多挑戰。從陳俍任身上我看到許多值得作為研究者學習與參考的研究切入點。

記者在過去是一個極為迷人的工作,但在現在卻因為大環境的變革而發生了變異。記者這門行業,屬於通識、人人都可上手的工作,雖然不像醫師、律師等具有不可取代的專業性,但要在眾多看似通識的觀察中激發出特殊性,並引發受眾的共鳴並不容易。但在陳俍任身上,讓我看見記者如何通過其天分與韌性,展露出的創新能量與新聞工作的專業操守。在面對高速、高壓的環境挑戰,他如何運用自身的智慧與知識從劣勢中借力使力,同時提升新聞價值、並謹遵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呢?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趨勢專文】串媒體四大元素三部曲「跨平台」(五):跨平台1.0到2.0---內容的「聯動」與「流動」

/郭哲瑋

       圖片來源:http://www.doushow.com/topics/146?topicsid=160

    跨平台,或稱多屏、多螢的內容經營雖是個看似新的名詞,但其定義在短短時間內卻也歷經快速的變化。隨著智慧手機成為第二螢幕打破了人與電視機的人跡互動瓶頸,未來各種互動及穿戴式裝置的萌生,跨平台的內容經營從垂直的「聯動」邁向水平的「流動」,跨平台也將從1.0時代快速地轉移到2.0時代。

資料新聞調查警察暴行



文/wolf


美國警察長期以來都存在著暴力執法的問題,而奧克蘭市警局的作風更是引人爭議。2000年左右,奧克蘭爆發集體訴訟醜聞,警員涉嫌對嫌犯進行綁架、造假證據與毆打。2011年從「佔領華爾街」開始而延燒全國的「佔領奧克蘭」運動中,警察使用了化學手榴彈,造成一位市民頭骨破碎。

今年四月,一個專門針對這個議題的資料調查新聞網站「Oakland Police Beat」開站了。這個網站算是地方新聞網站「Oakland Local」的特輯,團隊也是由其編輯與記者組成,但是是由二所媒體基金會資助,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以議題為核心的獨立網站。「police beat」在此有雙關意義,一方面 beat 是英文俗語中的新聞追蹤報導,另一方面也是呼應網站所要處理的警察暴行。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趨勢專文】雷神巧克力為什麼走紅?網路零食又怎麼興起?


/HaoGing

各位親愛的讀者有吃過這款紅遍台灣大街小巷的「雷神巧克力」了嗎?就在昨天(4/21)晚上,國內便利超商龍頭7-11將原本宣布4/23才上架的最新到台130萬片雷神巧克力提前開始鋪貨,並同時在官方臉書粉絲團舉辦抽獎活動,消息一公布短短1小時內就有8000人按讚,並將近3000人留言參加活動。究竟是為什麼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讓這片來自日本的巧克力在台灣迅速爆紅,讓台灣消費者如癡如醉瘋狂搶購呢?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日本企業的創新焦慮】 第三回:櫻花裡的DNA


/邱研略
 
為了不讓腦袋僵化,也為了讓生活有多一點驚喜,只要時間允許,早上開車上班我會習慣變換不同路線。今天無意間走到一條櫻花盛開的路線,才提醒了我春天的正式到來。

想想每年到了四月,身邊總是會刮起一陣櫻花旋風。為了應景,衣食住行各方面總是會多多少少推出一系列跟櫻花有關係的商品。大至公司的賞櫻揪團,小至星巴克的咖啡甜品,為了抓住春天的腳步,每年這個季節日本總是顯得特別有活力。

櫻花,應該已是日本人DNA的一部份。花開花謝,年復一年,卻總無損於其存在感與魅力。這不禁讓我想到,關於創新這回事,是否也跟櫻花一樣,有著日本人獨有的DNA存在呢?這一回就讓我們來探討這些日本獨有的強項與弱項。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研究筆記]研究與距離感


/Melody

眾所皆知,研究是一個主觀化的過程。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常常在進行論述時喪失了「距離感」,導致陷入思考的迷霧中。「距離感」是進行研究的重要特徵,也是身為一位專業研究者的必要條件。這也讓我想到,過去做哲學研究的經驗,以及目前研究的一些疑惑與反思。

【生活、文化、消費】 研發溫柔造夢的文化技術(Culture Technology)

/呂欣茹


    當迪士尼將文化商品輸出到世界各地引發文化侵略的議題時,我們會以批判的角度評論這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西方強權以強大的經濟、資本實力對全球市場進行文化價值的擴張,透過文化商品的銷售,支配全球性的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但當我們的鄰居韓國經過十幾年的練功,走出亞洲金融風暴的陰影,成功地「韓流」文化產品外銷全球時,我們這才驚覺,「文化」果然是一門好生意!這可能不是原本國力的問題,而是產業「技術研發」的問題。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趨勢專文】串媒體四大元素三部曲「跨平台」(四):Game of Thrones與HBO GO的第二螢幕應用

/郭哲瑋

 
    「第二螢幕」(Second-Screen)從約三、四年起被預言為數位匯流時代的爆炸型創新應用,而這幾年來各種第二螢產品也不斷產生,但一直以來它都只是一個輔助型的服務,幾個市場的先進者如GetGlueZeebox最近也都進行著改頭換面的動作,GetGlue改名為Tvtag;老大哥Zeebox也改名為Beamly,品牌及市場策略仍在重新適應調整。而在從節目製作端推出的TV Show Second-Screen App,由於屬於整個節目行銷組合的一環,且由製作端可以另外提供獨家內容於第二螢幕中,仍然有許多國外節目在主螢幕之外,推出屬於自己的第二螢幕應用。

資料新聞學的問題

文/wolf


當資料新聞學成為一門備受矚目的顯學時,它在實行上會碰到的問題也會顯露出來。資料新聞學的明星記者 Nate Silver 就指出:在資料新聞學的四大步驟當中,傳統新聞記者擅長完成資料性新聞的前二個步驟:收集資料、將這些資料組織成一篇文稿或其他新聞形式。但是不擅長於後二個步驟:解釋或分析資料、將解釋推廣下去,呈現資料對於將來的意含。如何去詮釋、呈現資料,都會需要做好各種判斷來避開錯誤。經濟學者、Quartz 與路透社專欄作家 Allison Schrager 分享了她過去運用資料撰寫新聞的心得,談到幾個資料新聞記者要懂得避開的陷阱: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趨勢專文】走進你家每個角落的購物利器-Amazon Dash


/HaoGing

有的時候我們會遇到牙膏擠完、衛生紙用完才驚覺“忘了買”的窘境。挽起衣袖要換燈泡時,才想起上一次購物居然把買燈泡一事忘了。或許會有人說,為什麼不立刻打開電腦下單,或者記錄在你的購物清單上?其實有時候我們忘記,往往也出於一時的懶惰。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日本企業的創新焦慮】第二回:溫水煮青蛙

文/邱研略

四月一號,會讓讀者想起甚麼?是愚人節嗎?我想對於多數的日本人來說,這一天代表的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新生入學,新的會計年度,新人進公司….

在筆者眼中,這兩件事其實也是一件事。隨著日本的國際競爭力低落,進大企業就一生安穩這回事已逐漸變成神話。我想再沒有比政府取財無道而加稅3%的這一個愚人節,五十多萬新鮮人進入職場這個梗更諷刺也更適合博君一笑。

接著上一回對日本創新焦慮所做的背景分析,這一回我們將探討日本社會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與轉變

在上一回提到目前日本急需改革的是社會系統(Social System)的創新為求更深入地分析現狀,筆者將由「社會概況」「生活環境」「產業動向」的三個面向來切入。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研究筆記】演說這件事與思維訓練


/Melody

最近,研發中心內部正在研發一項新產品,正是研究員的表達能力與演講能力。因此,在總監與經理的大力推動下,已經實際執行了快兩週。總監認為,一個好的研究員不僅要練好自己的筆功外,還要不斷的練習口條與肢體語言。畢竟,研究員的最終研究產出,還是要成為向客戶簡報的提案。因此,只是會寫似乎還是不夠,可以講清楚、說明白更是一位好的研究員必須練習的基本功。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生活、文化、消費】都教授操縱文化符碼的超能力

/呂欣茹


周末,與姊妹們曬完太陽,吃完義大利麵套餐的最後甜點,食物已經漲到腦子,陪著逛一下五分埔看看新到貨的鞋子吧!姊妹們指著五分埔小店鋪裡「千頌伊」的各式時尚外套,外加談論著「都教授」這個「外星人」是多麼過分地存在,讓大家浪費晚上睡眠卻滿心雀躍地兩天內拼完21集韓劇(一集一小時)...《來自星星的你》。好了,懶得追劇的我,終於知道這部韓劇的名稱,以及劇中人如何影響著好姐妹的情緒和五分埔的女性消費,在腦袋被最後的焦糖布丁塞滿後,決定進入這個「女子鐵人單項挑戰賽」,以身試法韓流的文化實力。時間:週六晚上七點半。送姊妹們進捷運時,還被叮嚀:不要看啦,一看就黏住,看完就失落,沒意義啦~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趨勢專文】阿里巴巴的O2O大招:報紙上的「碼上淘」



/HaoGing

這可不是愚人節玩笑,這幾天亞洲電子商務O2O運用最火紅的話題就是阿里巴巴的「碼上淘」了。阿里巴巴與《新京報》、《京華時報》、《東方早報》、《南方都市報》、《齊魯晚報》等12家涵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武漢等地的中國都市報合作,推出在報紙上印有商品的「淘寶碼」二維碼,讀者用“手機淘寶”掃碼,就可以在手機上直接完成下單購物和付款等環節,然後坐等商品送上門。

【趨勢專文】行動載具崛起與閱聽體驗變化

行動載具是唯一持續成長的媒體

文/wolf


資訊閱讀載具的演進,與媒體的創新型態有直接的關聯。近期有幾份針對美國網路使用者的調查,所呈現的趨勢都與行動載具有關,在此特別將他們整理整合來加以觀察。

【日本企業的創新焦慮】第一回:創新!?焦慮……

/邱研略
 
十年的時間,是長?還是短?這對在壓力大國日本工作的筆者來說,感覺上只像一瞬。但在這被巨大壓力壓縮過的一瞬之中,卻也體會了許多或許在台灣一輩子也體會不到的經歷。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趨勢專文】串媒體四大元素三部曲「跨平台」(三):多螢影音服務商業模式

/郭哲瑋


    此次分享2013年於歐洲希臘舉辦的TV Leaders Summit中,一位來自Parks Associates 調查公司,名為Brett Sappington的研發總監於會中對於「跨螢幕商業模式」(Making Money inMultiscreen)的觀察,在此的跨螢幕或跨平台,被定位的是所謂的「TV Everywhere」,亦即同源內容於不同平台收看的服務。在談跨螢新媒體商業模式之前,要先回頭看看現在的市場參與者們,在其資源基礎上基本的關注方向,而在影音媒體的市場參與者中,又分為傳統參與者與非傳統參與者: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趨勢專文】 群眾共創電影的成功案例(下):娛樂體驗(Entertainment Experience®)電影產製的創新流程

/呂欣茹



20134月以使用者自製內容的電影製作專案Entertainment Experience®獲得國際艾美獎Digital Program – Non-Fiction的類別,最後群眾共創的電影成品名為「Tricked」。這個成功模式來自荷蘭的電影製作及發行公司Film Content Company Europe (FCCE)以創新模式製作及跨國行銷影視產品為公司主要業務。Entertainment Experience®這個電影產製的協作式平台,由好萊塢名導演保羅·范霍文(Paul Verhoeven)號召,讓普通人都有機會拍電影,在39周內,吸引35000電影愛好者參與,42所大學以學分制參與此電影專案計畫,其中最年輕的導演參與者只有14歲。這個專案第一季最終產生了1250個劇本、2200個角色和25支創作社群等,並最終完成了世界首部由群眾共同創作的大電影。究竟這個群眾參與式創作的成功模式有哪些創新特點呢?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未來的「紙」及數位科技的演變趨勢

/Melody


在科技蓬勃發展的今天,從過去的電子書、平板電腦,到現在即將上市的電子紙,原本以為會從此成為人類歷史的紙張,通過科技被晉升為可以書寫、編輯的電子紙,數位世界的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轉變,連帶地也在形塑著使用者的習慣。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趨勢專文】 群眾共創電影的成功案例 (上):娛樂體驗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呂欣茹 
 


使用者自製內容(UGC)和跨媒體(Cross-Media)的概念被討論很多年,但真正被成功應用在社群或傳統媒體的商業模式到了去年(2013)才有較具體的案例出現。來自荷蘭的「娛樂體驗」(Entertainment Experience®)跨媒體專案,概念是一個群眾共創的說故事平台,號召公眾,來幫助知名好萊塢導演Paul Verhoeven 拍攝一部由群眾共創(co creation)共製(co production)的全新電影,最後吸引了近35,000名目標閱聽眾,產出9,500小時的影音作品。

當地圖不該是地圖:資料新聞視覺呈現的陷阱


文/wolf



在資料性新聞做視覺化呈現時多半會利用圖表,特別是與在地社會相關的議題時,常常會套用地圖作為資訊框架,讓資訊更容易被吸收了解。但是這樣的作法也有它需要避免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