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Melody
最近,一直在整理聯合報系的轉型過程資料。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聯合報並不是一個在安逸中成長的報業媒體,它就像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所說的「石縫中的花朵」:「我們為了反對出版法修正案,拼死拼活,爭到後來,我覺得報館隨時會關門。像這樣的經歷,不知凡幾,甚至報系的一家報紙還被停刊過幾天。這些事件,有些我們撐過去了,有些則要傷些筋肉。但是我相信,這樣的報紙,像石縫裡長出的花朵,另有一番討人喜歡的特質。」
最近,一直在整理聯合報系的轉型過程資料。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聯合報並不是一個在安逸中成長的報業媒體,它就像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所說的「石縫中的花朵」:「我們為了反對出版法修正案,拼死拼活,爭到後來,我覺得報館隨時會關門。像這樣的經歷,不知凡幾,甚至報系的一家報紙還被停刊過幾天。這些事件,有些我們撐過去了,有些則要傷些筋肉。但是我相信,這樣的報紙,像石縫裡長出的花朵,另有一番討人喜歡的特質。」
媒體對於讀者來說,伴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其作用與角色卻也在無形之中產生了相應的轉換。從報紙代表新聞的時代、新聞免費的網路時代,到多媒體整合的數位匯流時代,媒體已經逐漸的從大眾傳播角色,進入到分眾服務的領域。而面對未來諸多的未知挑戰,媒體業皆不清楚各自的因應方式與定位。
但是,有時候最壞的時代,卻是最好的契機。而這個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感受到社會的脈動與呼吸頻率,化危機為轉機。
圖片轉載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5/5/10/n916118.htm
圖片轉載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5/5/10/n91611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