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研究筆記】攝影記者:用「圖像」中的理性與感性說故事

文/Melody

在上周的探討中,主要是針對攝影記者的工作情境進行分析,認為其實攝影記者與文字記者一樣,在進行採訪的過程中是一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模式。除了美國的《生活雜誌》(Life)以圖像內容報導新聞,藉此展示社會氛圍及生活風格外,普遍的平面媒體,包含報紙、雜誌等,大多對攝影圖像不太重視,大多認為僅是文字報導的陪襯。但圖像真的不重要嗎?


在傳統紙媒的思維中,「文字」一直是主軸。圖像在整篇報導中,大多是被用來調劑版面的色塊。文字是新聞報導中最主要的敘事元素。因而在文字記者眼中,文字是引起許多讀者想像的主要來源。因為,文字不僅可以記錄事件,更可以通過文字的書寫及描述,展現對事件的觀點及看法。文字,正是記者記錄事件、見證歷史的符碼及作品。

然而,文字的掌握及表達卻仍有其主觀性及限制,讓讀者在閱讀時會因為各自的文化背景與脈絡的差異,產生不同面向及層面的認知差異。即便記者文字的掌握力夠精準,但仍都是在一種主觀相對的關係下進行事件的描述。這是書寫者(或觀察者)本身的知識限制所致。但若從見證或佐證的角度來看,攝影圖像卻比文字更來得真實,更具有直接的說服力。關鍵就在於,圖像可以直接呈現當下的情境,勝過文字的千言萬語描述。

舉例來說,新聞事件及報導中,文字是說明整個事件發生經過的主要元素,並從中整理出事件的發展始末及脈絡給予讀者。而圖像則是另一種描述方式,不僅清晰地呈現事件發生當下的情境,更是直接地展示複雜人際網絡的連結關聯性,並通過「理性」的圖像佈局引發讀者「感性」的共鳴。


(吳舜文新聞獎圖片來源:http://www.vivianwu.org.tw/02fore.php?ser=141 )
 
以第二十二屆吳舜文新聞獎的即時新聞攝影獎──「並非人人都是馬迷」為例,畫面中,描述了一種強烈的對立關係。當時馬英九於台中市建國市場拜票,在一片呼喊「凍蒜」的歡呼中,其中一個商家老闆娘嘟嘴的樣子被攝影記者的快門記錄了下來,如此不僅真實、具體地呈現當時情境,同時進而藉由她的肢體語言表露出政治立場的差異。
 
攝影記者一方面藉由時間與空間的因素及特質,共構出兩種不同政治立場的特殊情境,更真實地舉證當下的情境氛圍。這正是文字所無法具體呈現的部分,也是圖像引發觀賞者進一步想像,並從中去找尋解釋兩者間互動關係的線索。在圖像的布局中,攝影記者將圖片中所隱藏的訊息成功地傳達給觀賞者,進而使之進一步地去類比其後情境變化可能引起受眾想像的「刺點」。這正是圖片敘事最特殊地部分,同時也是文字無法具體描繪之內容的具象化、具體化狀態。
 
但新聞卻難以只是單純地通過圖像敘事來精準、正確地傳達訊息,特別是具有特殊脈絡或意義之內容。對於不理解台灣政治生態的外國人而言,對上圖的內容未必會產生過多的理解或想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唯有相同價值觀或興趣的族群,較有可能產生共識,進而引發共鳴。當然,這是從情境脈絡的角度來解釋圖像給予讀者的意義。但若圖像是以佐證的角度來看,則會展現出不同的意義及內涵。
 
照片,其實也是一種乘載著豐富訊息的媒介,並引導讀者在過去早已熟知的情境脈絡中進行思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從感性的角度來說,一張可以深深打動讀者的照片,也有可能打動其他人。因為,最個人的解讀,往往是觸動最普世的感受。這點不論是對拍攝照片的攝影記者還是讀者來說,兩者之意義都是相同的。但若從理性的層面來看,照片仍有其限制,不論是新聞傳達或敘事,皆不能是一種「不精準」投放的內容呈現。因此,如何將圖像及文字巧妙結合,讓讀者可以通過照片所傳遞的訊息及描述,更加深每一幅畫面隱而未現的意境,並不經意地穿透人心,成為新聞工作者不可迴避的重要反思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