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研究筆記]研究與距離感


/Melody

眾所皆知,研究是一個主觀化的過程。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常常在進行論述時喪失了「距離感」,導致陷入思考的迷霧中。「距離感」是進行研究的重要特徵,也是身為一位專業研究者的必要條件。這也讓我想到,過去做哲學研究的經驗,以及目前研究的一些疑惑與反思。


「投入其中、與之化以」或「死心踏地、衷心臣服」不算哲學思維。哲學思維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思想理論、體系間,盡可能表現出中立客觀的立場。因為進行哲學思維時,必須意識到研究者並不代表自己,或個人的立場在發言,而是作為一位哲學思辨者的身分與角色。正因為哲學探究的是關係到人類普遍共通的問題,所以在進行哲學思辨時,研究者代表的是人類整體在做思考及判斷。哲學是一個批判性的思辨活動,並對前人的想法(包含所論述的對象)持續提出質疑與批判。所以,在這個意義下,研究者必須與理論、被研究的對象保持距離,才可以把研究的路徑梳理得更清晰。但什麼是「距離感」呢?

「距離感」是指清楚知悉、並意識自己與他人立場的差異,並在適當的情況呈現。換言之,即要讓別人可以清晰的判別,或意識到「你是你、我是我」。因此,必須通過研究的放大鏡來做出切割。回到研究這件事來看,不論討論、論述或批判的對象是誰,研究者都必須知道「你不是他」、「也不代表他」;只是對這個有興趣的議題進行研究的其中之一。事實上,對某個議題、觀點有興趣或反感的人可能會有不少。因此,將相關理論與觀點的正、反意見兩面俱呈,並進行合理性的判斷,才可以讓議題更清晰。問題是,要如何與這些理論與觀點保持距離呢?

在哲學的論述中,會將這些可被拿出來討論的人、想法或事物,當成是可以被檢驗反省的物件。畢竟,哲學的思考過程是以哲學思維思辨為主,其後再通過理性批判以及質疑反省。人類學則是運用專業陌生人的論點,採取或近、或遠的方式進行研究與觀察。哲學的思辨是一種主觀化的過程,想當然爾,這種帶有立場的研究必定會走向研究者的主觀立場。但讓我好奇的是,所謂的專業陌生人是否真的可以做到與研究對象之間的距離感,而不陷入主觀的判斷呢?我想,這個問題始終會是一個研究者不斷在找尋的答案。

回過頭來看研究這件事,當我們在進行思考或議題研究時,必須採取有距離感的方式進行理論架構的梳理與展示。對於個案的研究,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在這種提問的思維基礎下,研究並不是要被動地去了解議題或文本在陳述什麼,而是研究者主動透過內容與描述來了解自己的立場與視角。所以,作為研究者,一定要帶著問題意識與議題正面交鋒,才可以避免被限制,陷入被牽引的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