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日本企業的創新焦慮】第一回:創新!?焦慮……

/邱研略
 
十年的時間,是長?還是短?這對在壓力大國日本工作的筆者來說,感覺上只像一瞬。但在這被巨大壓力壓縮過的一瞬之中,卻也體會了許多或許在台灣一輩子也體會不到的經歷。

十年前,與當時多數的國人一樣,筆者帶著許多對經濟大國日本的幻想負笈日本。在求學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實務經驗,那些幻想仍舊存在。所謂的幻想,不外乎日本企業多數是成功的,創新的,國際化的,而日本商務人士也多是專業,敬業,更有開放前瞻性的國際視野。而這些幻想,隨著我在日企的職涯推展,正一點一滴地被打破。
 
這些幻想的破滅,一部份源於我的工作性質,一部份則歸因於我進的產業,但更大的一部份或許是要感謝那些願意給我機會參與頂尖日企最核心專案的日本上司。
 
筆者目前任職於美系的管理顧問公司,主要擔任以汽車為主的製造業客戶。之前則歷任過日系的電機及化學產業。工作內容則一直都是企業的策略規劃及事業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
 
透過這些經驗,我認知到台灣跟日本,有著切也切不斷的關係。這幾年往返台日之間,更加深了我對自己假說的肯定;台灣某部分的產業其實在走著跟日本同樣的路子,卻又走不出自己的方向來。記得剛到日本時,身邊年紀稍長的日本朋友總說,台灣就像二十年前的日本。但,十年過去了,這段距離卻一直沒有縮短。更令人憂心的是,現在上司或同事總說,東南亞的某某城市,像極了二十年前的日本。
 
透過日本最菁英的企業戰士所看到的這些代表的是甚麼?我想讀者心中自有答案我比較擔心的是,其實日本經濟帶有許多外人難以看透的結構性問題,如果在日本眼中,目前的台灣還只能跟東南亞諸國排同一級別,會不會在另一個十年後日人會說,「現在的台北,像極了二十年前的曼谷」?
 
有鑑於此,除不讓台灣重蹈日本的覆轍,也為了提供在國際社會裡呈現「迷走狀態」(日語;指失去方向)的台灣一點跳脫的可能性,我將提供一些較具批判性的觀點,讓讀者有機會感受在台灣的媒體表述裡總是褒多於貶的日本的焦慮,同時也透過日本的掙扎,學習並反思台灣該走的下一步棋
 
此一系列文章的主題,會著重於目前日本對於創新的焦慮。整體架構將會是,先透過筆者本身的經驗解構日本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過去,現在),再藉由目前客戶以及任職於各產業友人的案例來呈現當前日本最深的焦慮,最後再由案例及目前的社會趨勢導出對於未來的預測與想像。
 
在第一回裡,我將會說明為何目前的日本需要創新(Why Innovation Why Now?)結論是,目前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開始降低,能見度低落,國家定位也開始模糊不清。
 
特別是在創新(研發)方面,以美國,西歐,北歐為主的先進國家已明確走向國際化,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另一方面,各開發中國家除了積極推展「簡約創新」(Frugal Innovation),更不斷以市場換技術,藉由吸引各大國際性企業設點,像黑洞般的不斷吸取先進國家的技術與管理經驗
 
目前的日本,正被上述兩大集團夾殺,在已開發國家出不了手,在開發中國家又被壓著打,中國市場正是最典型的例子這結果雖也起因於日本的民族性,以及奠基於其上的企業管理文化,但更大一部份則源於戰後高度經濟成長期的成功體驗這條緊緊束縛日本的捆仙索。
 
所謂創新,有著許多不同的定義但重點不外乎是,如何面對時代背景及大環境的變遷,做出最適當的調整與對應那日本又是在何時開始與時代脫軌呢?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在創新領域上的發展
 
日本在戰後的創新可以分為四大階段
 
一、企業創新期(’60’70年代):戰後百廢待興,此時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是以鋼鐵,造船產業為主的企業在當時日本倚靠的大多是美國技術,而所謂的創新,則以拆解他人產品的反向創新及產品要素的創新為主也正因為沒有自己的技術積累,當時學術研究的潮流多策重於產品及提升工廠生產效率的流程創新。
 
二、國家創新期(’80’90年代):支撐日本經濟的汽車,半導體產業在此時期抬頭歸功於日本人勤奮工作,注重細節的民族性,日本式經營成功獲得世界的注目,也藉由「改善」(Kaizen)在品質管理上得到世界肯定。當時的創新,則多偏向大企業的縱向整合(日語:垂直統合)及如何將在日本的成功複製到不同的海外市場。
 
三、產業創新期(’00年代初期):在國際化競爭越趨激烈的這個年代,日本關注的是像Intel、微軟這類的企業。創新的重點也偏向如何與其他對手在競爭與合作中取得平衡以擴大本身的市場份額。在泡沫經濟破裂之後,跟GEIBM等巨型企業相比,日本企業開始體會到光靠一己之力不足以殺出重圍,因此規格標準化及橫向整合(日語:水平分業)的概念開始萌芽,目前當紅的開放式創新正是在此時期開始受到日本的注目。
 
 
四、社會系統(Social System)創新期(’00年代後期):近十年來,日本則是在面對少子高齡化等社會問題時,包含年金等各種社會體制開始出現破綻,也間接地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此時期的創新偏向所謂的Social Innovation,創新的對象則是各種足以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盤代表性的領域則包含了醫療看護,機器人,可再生能源等。其問題點在於,日本雖有著許多領先全球的元件技術(Component Technology),卻不擅長結合各種元件技術建構足夠規模的產業。日本目前最欠缺的就是能夠將各種元件技術成功轉化為不同商業模式的人才。
 
走筆於此,讀者應該可以看出,在近代日本的演變過程中,其擅長的一直都不是帶有原創性的創新(一部份像隨身聽之類的產品是例外),正確說來,日本擅長的是複製性・學習性的創新。
 
而這樣的創新思維,會是未來的世界所需要的嗎?我的答案是,No原因很簡單,隨著運輸及資訊科技的發達,移動市民正不斷地跨國界增加及發揮他們的影響力今後世界變化及經濟發展的速度將遠遠超出人類所經歷的每一段歷史。也正因為計畫永遠跟不上變化,精於後來居上的複製性創新,即便可以追及,也很難再有機會「居上」。
 
這幾年日本產業界熱衷於探討,為甚麼日本出不了蘋果一樣的公司聰明的讀者應該可以發現,討論的重點還是停留在「像不像」的層次。蘋果全因蘋果而偉大,而非像蘋果而偉大我想日本企業真正應該思考的是,自己「是不是」蘋果,而非「像不像」蘋果。
 
常有不同國家的朋友問我,你眼中的日本人是怎麼樣的。我常給的一個回答是,「120%認真,永遠追求正確答案」。在越趨複雜難測的世界裡,當哈佛商學院的教授也沒辦法給企業唯一正解之時,找不到正確答案的日企勢必開始慌張。
 
日本人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認真的學生。這份認真,完全展現在學習的態度跟方法上,永遠追求細節,一絲不苟相反來說,卻也由於「過份認真」(日語:クソ真面目,Kuso Mazime而扼殺了許多創意跟點子
 
iPhone的成功在於它定義了一個新的市場。找不到答案,就自己去創造一個答案。總是追著歐美前車跑的日企,很多現在已經連尾燈都看不到。下一回,讓我們來談談讓日企找不到答案的日本社會目前到底面臨著甚麼樣的問題與轉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