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文/Melody
《紐約時報》14日宣布撤換首位女性總編輯艾布蘭森(Jill Abramson),由原副總編輯巴凱(Dean
Baquent)獲擢升為紐時首位非洲裔的總編輯。紐時突如其來的人事安排,引發外界廣泛揣測與討論。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紐時董事長蘇茲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宣稱,此次人事變更的原因是「新聞編輯部的某個管理問題」,無關新聞報導、新聞編輯方針,更與編輯部及業務部的關係無關。亦有報導指出,其實艾布蘭森強勢的作風曾得罪內部不少同仁,巴凱以及紐時執行長湯普森都是其中一員。因此,善於在字裡行間解讀弦外之音的媒體產業,嗅出蘇茲伯格說紐時沒有「政教衝突」,來表達業務部與編輯部之間沒有衝突的訊息。如此,更是坐實了艾布蘭森與湯普森之間的衝突與不對盤。
在傳統報業媒體的生態鏈中,以「內容為王」的觀點正逐漸被網際網路「免費」的趨勢解構。導致過去以編輯部為核心的策略在數位時代,顯得不怎麼管用。作為全球媒體轉型典範的《紐約時報》此番大動作的人事變更究竟代表了什麼?在這個傳統媒體轉型至新媒體的階段,紐時的人事變動是否可以從中窺見到整個媒體的痛點與困境呢?
一是,數位轉型的陣痛期。全球媒體產業版圖的萎縮是不爭的事實,市場的變化讓傳統紙媒不得不在這巨幅的變遷中找尋生存之道。面對新媒體找不到新商業模式的現在,對傳統媒體來說無非是如履薄冰。不僅要支付轉型的巨大成本,更要在整個體制與思維中進行轉變與調適。記者在這個衝擊中,成為整個產業首當其衝的標靶。
雖然,媒體產業嘗試讓記者在轉型過程中適應產業結構的變更,但過多的勞務與形式上的KPI卻成為壓垮記者工作熱情的壓力來源。在數位匯流的趨勢與挑戰下,媒體若總以過去的思維來面對,不僅無法克服挑戰,更是讓支撐內容來源的記者成為產業轉型的犧牲者。
二是,領導風格與溝通機制。媒體產業就像是一個巨型壓力鍋,不僅要面對外部環境的高壓挑戰,更要處理內部的壓力效應。外在的壓力屬於無法預測的情況,但對於內部壓力的紓緩與處理,卻顯得至關重要。不然,在內部壓力不循環的情況下,會導致內部壓力不平均而爆炸。
積極強勢、無所畏懼的艾布蘭森,在新聞工及品質作的處理上,總以最高標準來檢驗。這對紐時的品牌來說是一專業的展現。但若總是以強硬的態度與其他新聞工作者「溝通」,卻未必是一好的選項。普遍來說,媒體產業的經理人大多對「溝通」這件事不太善長。但就媒體來說,一則好的調查報導或深度報導的出現,光靠記者或主編一人之力是不夠的,勢必要有一個好的團隊合作機制,以及編輯主管的支持與肩膀,才能有所發揮。因此,媒體的主管的領導風格及溝通機制,不僅深刻地影響了記者及整個編輯部,甚至是整個媒體集團內部各部門的溝通及合作。
三是,組織思維必須更新。紐時一直都是全球媒體轉型具有指標意義的媒體集團。除了積極開發多元載具及內容創新的模式外,更是進行許多媒體創新的做法。如2012年由熟悉華府的專業記者領軍美國總統大選觀選團,至華盛頓就近觀察,並提供專業解讀與觀點分析,成為記者帶團的成功案例。因此,媒體已經不能再以過去的經驗及思維來應對數位世界的挑戰,必須改變思維才有可能險中求勝。
報業風光不再肇始於現代人對網路科技的依賴,無形中改變了讀者對資訊需求的改變,導致資源的提供形態越來越多元,讓報紙不再是唯一的新聞來源。甚至有許多人預測,報紙將於2040年消失,網路新聞將成為未來主流新聞媒體形式。因此,組織必須順應市場的趨勢與時代潮流而於思維、甚至企思進行轉變,才有可能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找到真正的立基。
面對這種大環境趨勢的轉變,傳統紙媒未來所面臨的挑戰與衝擊,將不再僅是編輯思維或獨家與頭條。紙本報紙銷量持續萎縮及日益側重網路及行動產品開發的趨勢,才是真正媒體產業轉型的挑戰。倘若媒體仍以過去的思維進行數位匯流轉型的思考,恐怕很難在這個變幻莫測的趨勢中求生存。
回過頭來看最近針對記者的研究,我想大概可以從三個層面來進行解析,或許可以對這個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有一點淺薄的回應及思考。
一是,數位轉型的陣痛期。全球媒體產業版圖的萎縮是不爭的事實,市場的變化讓傳統紙媒不得不在這巨幅的變遷中找尋生存之道。面對新媒體找不到新商業模式的現在,對傳統媒體來說無非是如履薄冰。不僅要支付轉型的巨大成本,更要在整個體制與思維中進行轉變與調適。記者在這個衝擊中,成為整個產業首當其衝的標靶。
雖然,媒體產業嘗試讓記者在轉型過程中適應產業結構的變更,但過多的勞務與形式上的KPI卻成為壓垮記者工作熱情的壓力來源。在數位匯流的趨勢與挑戰下,媒體若總以過去的思維來面對,不僅無法克服挑戰,更是讓支撐內容來源的記者成為產業轉型的犧牲者。
二是,領導風格與溝通機制。媒體產業就像是一個巨型壓力鍋,不僅要面對外部環境的高壓挑戰,更要處理內部的壓力效應。外在的壓力屬於無法預測的情況,但對於內部壓力的紓緩與處理,卻顯得至關重要。不然,在內部壓力不循環的情況下,會導致內部壓力不平均而爆炸。
積極強勢、無所畏懼的艾布蘭森,在新聞工及品質作的處理上,總以最高標準來檢驗。這對紐時的品牌來說是一專業的展現。但若總是以強硬的態度與其他新聞工作者「溝通」,卻未必是一好的選項。普遍來說,媒體產業的經理人大多對「溝通」這件事不太善長。但就媒體來說,一則好的調查報導或深度報導的出現,光靠記者或主編一人之力是不夠的,勢必要有一個好的團隊合作機制,以及編輯主管的支持與肩膀,才能有所發揮。因此,媒體的主管的領導風格及溝通機制,不僅深刻地影響了記者及整個編輯部,甚至是整個媒體集團內部各部門的溝通及合作。
三是,組織思維必須更新。紐時一直都是全球媒體轉型具有指標意義的媒體集團。除了積極開發多元載具及內容創新的模式外,更是進行許多媒體創新的做法。如2012年由熟悉華府的專業記者領軍美國總統大選觀選團,至華盛頓就近觀察,並提供專業解讀與觀點分析,成為記者帶團的成功案例。因此,媒體已經不能再以過去的經驗及思維來應對數位世界的挑戰,必須改變思維才有可能險中求勝。
報業風光不再肇始於現代人對網路科技的依賴,無形中改變了讀者對資訊需求的改變,導致資源的提供形態越來越多元,讓報紙不再是唯一的新聞來源。甚至有許多人預測,報紙將於2040年消失,網路新聞將成為未來主流新聞媒體形式。因此,組織必須順應市場的趨勢與時代潮流而於思維、甚至企思進行轉變,才有可能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找到真正的立基。
面對這種大環境趨勢的轉變,傳統紙媒未來所面臨的挑戰與衝擊,將不再僅是編輯思維或獨家與頭條。紙本報紙銷量持續萎縮及日益側重網路及行動產品開發的趨勢,才是真正媒體產業轉型的挑戰。倘若媒體仍以過去的思維進行數位匯流轉型的思考,恐怕很難在這個變幻莫測的趨勢中求生存。
圖片與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