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每日分享】YouTube音樂世代

/郭哲瑋

    Youtube首屆音樂大獎(YouTube Music Awards)將於今日11/4舉辦,全權交由全球熱愛影音的網友來決定所有入圍及得獎名單,入圍名單的評選標準是基於自 2012 9 月起網友與 YouTube 影片互動的總次數,其中包含了影片在 YouTube 的點閱、分享、喜歡、評論以及訂閱人數。(新聞網址: YouTube Music Awards音樂大獎 11 4 日紐約開辦;活動官網:YouTube Music Awards

    Youtube會開始舉辦這種大型音樂獎項,並且入圍名單也是眾星雲集,證明了「聽音樂」這檔事再次開始一個大型的版圖移動。媒體怎麼影響音樂事業,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在裡面,Woody Allen的電影「Radio Days」,用懷舊的筆調闡述了那個滿懷期待,聽著收音機流洩出爵士音樂的年代,那是個電視、影音媒體還沒普及,聲音仍是重要傳播手段的時代。(Orsen Wells耳熟能詳的火星人攻擊事件,洽於上週滿75週年,便是廣播影響最著名的案例。)電影「海盜電台」,更是演出了60年代,作為搖滾樂發源地的英國,卻無法收聽到搖滾樂,一群叛逆青年、中年於海上架設電台私放搖滾樂的有趣故事。


    到了戰後嬰兒潮,青少年文化興起,搖滾、流行音樂開始普及,「唱片」跟「巡迴演唱會」成為青少年追逐的流浪生活,「成名在望」、「搖滾新世代」這些電影陳述了那個充滿音樂、旅行與追逐的偉大時代,然後一直到8090年代,MTV興起了,音樂錄影帶成為流行音樂傳播的主流,MTV電視台成為當代流行音樂的主宰,MTV也開始辦起「MTV音樂獎」搶奪主流音樂的定義權,很多老嬉皮都說,如果滾石合唱團生在8090年代,他們是絕對不會紅的,以Mick Jagger的尊容,要怎麼跟「街頭頑童」(New Kids on the Block)競爭呢?!後來再發生的MP3NapsteriTunes等如何改變音樂產業與文化,則更是一個個有名的故事。

 
 
    以前在學校搖滾樂社辦發現一捲Pink Floyd的「The Wall」錄影帶,那種驚為天人的感動,現在不會復見,現在很少交換錄音帶、CD,甚至也很少傳檔了,「要聽什麼?給個YouTube連結。」而今YouTube也開始辦起音樂獎,利用「給個YouTube連結」的社群傳播分享模式,決定入圍得獎名單。但我覺得這是好事,網路的無遠弗屆,也許某些音樂類型仍舊註定不會成為YouTube Music Awards的入圍得獎名單,但它確實讓我們能夠聽到更多的音樂(沒有YouTube,我想我永遠也不會發現捷克竟然有個這麼可愛的歌手叫Brodka!!),而每個人都可以藉由YouTub上的龐大內容,來上傳、組織、「策展」,建立自己的音樂品味頻道,自己去宣傳,還有更重要的,何必去討好大眾,而是可以在社群網絡上找到屬於自己品味的音樂族群,這已經是很美好的一個階段,值得主流、獨立音樂人、網路人與媒體人針對不同的音樂屬性,好好經營自己的社群,再一步一步地拓展每種音樂的影響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