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研究員 QQ
禮拜五的員工訓練,總監請來了媒體創新研發中心的「代理孕母」--素華姐來為我們講述媒體創新研發中心的始末,和有關台灣高鐵的一些研究。
過去三年,素華姐與總監共同研究了許多聯合報過去創新的軌跡,希望能透過這些創新研究,去找出聯合報過去創新的起點,讓聯合報在面對未來數位匯流時代時,能立基於此,找出新的通路和新的價值,共同為台灣做一些事情。為了讓一些過去單純在紙上的研究能有實際建構的舞台,創立「聯合報媒體創新研發中心」的想法就此誕生。
而媒體創新研發中心第一年的任務,就是要找出過去聯合報尚未觸及的領先讀者--高鐵族,從素華姐的分享中,高鐵族的面貌漸漸清晰,這些人物就目前的研究來說主要可以分為四類,分別為--洽公族、新通勤族、企業主和日漸興起的休閒旅遊族,這些不同的族群,會各自在不同的時間點出現,想當然爾每個族群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他們和使用者痛點,我們就需要透過人物誌的方式加以研究,才能真正做出符合他們的新產品和新服務。
在今天的員工訓練裡,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商業與人文之間的拉扯吧,就像總監在最後所分享的three lesson learned裡所提到的,台灣高鐵的過度發展間接排擠到其他交通工具的存在,這樣的行為為什麼沒有人站出來說話?是不是只要夠賺錢,我們就可以不用管其他東西的死活?而這時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就應該在這樣的時刻提出一些警語,去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危險?我想,這就是媒體創新研發中心未來所要走的道路吧,提出觀察與洞見,促進更好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