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哲瑋
昨日本中心舉辦O-day活動(All day, Outing and Open),至外部參訪由文化部輔導,於臺北藝術大學成立的「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為國內最重要的藝術學校之一,從該所學校出來的表演者、藝術家、設計師等人才,皆為國內相關藝術領域菁英。而「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則在文化部的支援下,協助國內文創藝術產業人才由最初的設計,到商品化、業務媒合與最後市場測試的工作。
「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抱持著服務的精神,用陪伴的方式提供微型文創業者可能所需的產品開發資源、有機會接觸的業主買家、業界法務財務諮詢顧問以及一個商品陳列展示的場域,在這之中,「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並不收取任何的實質費用。
首先想先強調,國內有許多這種關於各產業的創業育成單位是很好的事,但接著我們來思考幾個問題。第一個,為什麼這種育成單位沒有、不能或「不敢」向創業者收費?筆者曾執行過類似專案,也在類似單位服務過,這種由政府部會輔導成立的育成單位顧名思義,它的業主就是政府部會。政府部會要的是什麼?在國內政策「數大便是美」的法則下,要的不外乎是該育成單位在專案期限內:「育成了多少家廠商或創作者」、「舉辦了多少媒合會議」、「有多少示範性成功案例作品」、「提供多少專家顧問輔導」、「參與多少國內外展演或展會」、「預期最後效益產值」等等。這些數字怎麼呈報,是於年終結案審查時用提供「證明文件」的方式,而這些證明文件,需要這些廠商、創作者、顧問專家的簽名背書。這堆數字或名單,由專案承辦單位匯報給政府部會,政府部會呈報給立法院,確認這些政府經費有獲得「大量效益」,最後大家拍拍手,繼續分攤明年度的專案經費。這其中獲得簽名是最重要的動作,若是於其中育成單位因收費因素錯失了取得簽名認證的機會,那得罪的是最大業主「政府部會」,影響的是下年度的經費取得。個人曾參與過帶團到國外參展的活動,為期四天的展會,長官卻於展會第一天即要求呈報廠商參展產值效益,於是我只好「喊」了一個令人滿意,卻只能用微笑帶過的美麗數字。
再來,我想絕大部分的創業者,不管是哪種領域產業,都是懷抱著夢想與企圖、勇敢努力的人。但我也曾在多次與創業者的訪談聊天中,得到部分創業者開場即痛批政府或執行法人不給予經費補助或客戶引介。我一直想問一個問題:「請問有人拿槍抵著你的頭逼你創業嗎?」政府或法人要塑造一個理想的創業環境,這點責無旁貸;創業很美好,但開口閉口直接要經費要客戶,這是救濟不是創業。當然,我希望我看到的只是絕對少數。
台灣是個產官學研很對立的國家,政府做夢、學研孤芳自賞、產業希望政府安靜送錢學校乖乖生產勞工,從教育到政策到實務都沒有一個完整扣連的人才培育體系。我們看到國內近年很多各類的育成中心在成立著,其實這些單位的執行人員初衷都很單純:「如果成就夢想的人終究不會是我,那幫忙成就別人的夢想也很美好。」電影「一代宗師」裡面不也講了:「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裡子。」創業的環境,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面子,「功夫,一橫一豎,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國內整個不管是產業或創業結構需要更多「裡子」,在政策要求「量」的美容下,忽略了很多「質」的衡量、缺乏很多需細細評估的準則;而在政府輔導下的這些育成單位,抱持著理想美意,卻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上要應付結案KPI、下要千山萬水設法滿足創業者期待,同時還得時時擔心自己的存亡。
解決這些問題,也許從上要先思考「量」的本質,政府應當專注產業環境的基礎建設,讓創業自然萌發;從下,創業者也須先好好自我評量自身能力、資源、經驗、人脈等再投入創業,而非以夢想為名貿然投入,然後盲目索求政府或育成單位各項補助。對於育成中心而言,更需要培養自身的某方面專業實務能力(如財會、法務、行銷等),而不能只是安於擔綱穿針引線的角色、甘於滿足政府KPI。而這一切,產官學研不管哪個角色都應該放下些身段,真真切切聆聽需求攜手合作,這樣對人才而言,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才能有健康發展的管道。
昨日本中心舉辦O-day活動(All day, Outing and Open),至外部參訪由文化部輔導,於臺北藝術大學成立的「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為國內最重要的藝術學校之一,從該所學校出來的表演者、藝術家、設計師等人才,皆為國內相關藝術領域菁英。而「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則在文化部的支援下,協助國內文創藝術產業人才由最初的設計,到商品化、業務媒合與最後市場測試的工作。
「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抱持著服務的精神,用陪伴的方式提供微型文創業者可能所需的產品開發資源、有機會接觸的業主買家、業界法務財務諮詢顧問以及一個商品陳列展示的場域,在這之中,「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並不收取任何的實質費用。
首先想先強調,國內有許多這種關於各產業的創業育成單位是很好的事,但接著我們來思考幾個問題。第一個,為什麼這種育成單位沒有、不能或「不敢」向創業者收費?筆者曾執行過類似專案,也在類似單位服務過,這種由政府部會輔導成立的育成單位顧名思義,它的業主就是政府部會。政府部會要的是什麼?在國內政策「數大便是美」的法則下,要的不外乎是該育成單位在專案期限內:「育成了多少家廠商或創作者」、「舉辦了多少媒合會議」、「有多少示範性成功案例作品」、「提供多少專家顧問輔導」、「參與多少國內外展演或展會」、「預期最後效益產值」等等。這些數字怎麼呈報,是於年終結案審查時用提供「證明文件」的方式,而這些證明文件,需要這些廠商、創作者、顧問專家的簽名背書。這堆數字或名單,由專案承辦單位匯報給政府部會,政府部會呈報給立法院,確認這些政府經費有獲得「大量效益」,最後大家拍拍手,繼續分攤明年度的專案經費。這其中獲得簽名是最重要的動作,若是於其中育成單位因收費因素錯失了取得簽名認證的機會,那得罪的是最大業主「政府部會」,影響的是下年度的經費取得。個人曾參與過帶團到國外參展的活動,為期四天的展會,長官卻於展會第一天即要求呈報廠商參展產值效益,於是我只好「喊」了一個令人滿意,卻只能用微笑帶過的美麗數字。
再來,我想絕大部分的創業者,不管是哪種領域產業,都是懷抱著夢想與企圖、勇敢努力的人。但我也曾在多次與創業者的訪談聊天中,得到部分創業者開場即痛批政府或執行法人不給予經費補助或客戶引介。我一直想問一個問題:「請問有人拿槍抵著你的頭逼你創業嗎?」政府或法人要塑造一個理想的創業環境,這點責無旁貸;創業很美好,但開口閉口直接要經費要客戶,這是救濟不是創業。當然,我希望我看到的只是絕對少數。
台灣是個產官學研很對立的國家,政府做夢、學研孤芳自賞、產業希望政府安靜送錢學校乖乖生產勞工,從教育到政策到實務都沒有一個完整扣連的人才培育體系。我們看到國內近年很多各類的育成中心在成立著,其實這些單位的執行人員初衷都很單純:「如果成就夢想的人終究不會是我,那幫忙成就別人的夢想也很美好。」電影「一代宗師」裡面不也講了:「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裡子。」創業的環境,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面子,「功夫,一橫一豎,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國內整個不管是產業或創業結構需要更多「裡子」,在政策要求「量」的美容下,忽略了很多「質」的衡量、缺乏很多需細細評估的準則;而在政府輔導下的這些育成單位,抱持著理想美意,卻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上要應付結案KPI、下要千山萬水設法滿足創業者期待,同時還得時時擔心自己的存亡。
解決這些問題,也許從上要先思考「量」的本質,政府應當專注產業環境的基礎建設,讓創業自然萌發;從下,創業者也須先好好自我評量自身能力、資源、經驗、人脈等再投入創業,而非以夢想為名貿然投入,然後盲目索求政府或育成單位各項補助。對於育成中心而言,更需要培養自身的某方面專業實務能力(如財會、法務、行銷等),而不能只是安於擔綱穿針引線的角色、甘於滿足政府KPI。而這一切,產官學研不管哪個角色都應該放下些身段,真真切切聆聽需求攜手合作,這樣對人才而言,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才能有健康發展的管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