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每日分享] 2013/10/29「流行」的過去與現在──圖像敘事的反思


Melody

今日瀏覽文章時,偶然看到朋友分享的「真正的「遺照」──19世紀屍體攝影一文,文章中簡單介紹了19世紀與屍體合影的照片之特徵與由來。看著一張張記載著昔日的「流行」指標,比對今日被視為是「活人與死者合照」的詭異行徑,即可凸顯出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文化脈絡與思維的差異。而就這些影像中,也隱約地透露出有趣的哲學思考與視角。

正值工業革命後的19世紀歐洲,因為急速都市化產生了不少疾病。全世界鼠疫肆虐,歐洲斑疹傷寒以及霍亂並行,讓歐洲大陸陷入了傳染病的黑暗時期,而小兒麻痺更是當時的流行病症之一。高死亡率使人心惶惶,不只促成了勞工運動屍體攝影的盛行也成為了當時的流行產物。因此,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死亡」這件事似乎是如影隨行,而攝影技術的發明恰好成為可以記錄家人存在過的具體證據,活人與死者合照」的風潮便因此而起。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此種流行的風潮是伴隨著社會文化的脈絡發展的因果關聯而生的。一切有跡可循。

但若是抽離當時文化脈絡的說明,以及當時情境的理解後,當觀賞者去觀看一張張看似熟睡的照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普遍會認為這是一張記錄著過去的回憶,並不會將圖片中的人等同於屍體。而這也凸顯出照片本身雖然可以詳實的記錄故事的「側面」,但卻可能因為圖片所呈現給予我們的資訊,以及缺乏對圖片時空背景的理解而誤導我們的認知,進而產生錯誤的訊息與觀點產生。

而這種圖像本身所傳達的訊息,其實也可以與之對應於新聞事件的敘事與表達。許多媒體工作者,總會強調文字的紀錄遠不如一張照片來得更為具焦主題。但這卻要在恰到好處的前提下,才可以達到預期的功效。因此,若只是單純地以一張全景式的照片來呈現新聞主題,而沒有附加的說明,去容易造成受眾的誤解,進而產生錯誤的認知,而這不就成為媒體工作者的過錯了嗎?

事實上,圖片是獨立於時間與空間之外的,因此圖片若無事實的依據,那麼圖片本身便不具備有任何的意義,而僅只是一張空洞的畫面。若僅只是想通過圖片本身來進行報導,而未再進一步地給出文字的敘述或說明,圖片自身所包含的訊息可以被讀者所接收的將極為有限。因此,圖文並重的敘事邏輯,成為媒體表達新聞事件之「內容」的重要憑藉。


「真正的「遺照」 19世紀屍體攝影」一文連結:

1 則留言:

  1.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台灣外送茶line:16x18 看照網:www. soog141. com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