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aoGing
最近因為在研究在地文化而重新接觸到了這一個看似相反的議題。很多人直覺的會認為全球化將會對在地文化給予巨大傷害,並造成經濟、政治與文化的同質化,讓每個地方看起來都差不多的扁平。另外一個則是最近相當夯的顯學,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經濟的興起,似乎越來越多地方因為有獨特的文化開始重新興盛。
英國社會學者對這個二元論的觀點不甚接受。我們看到全球化與在地文化其實是一個互相連結的複雜關係;尤其當社會人群、資訊、企業,甚至是知識與意象在世界上流動時,這些社會流動並不與世隔絕,而是仰賴文化發展過程發生。舉個最明顯的例子,衛星科技、網路公司與大型媒體集團營造了網路與新的全球通訊環境,使得國際間交流一夕間變得更頻繁,也讓國際性機關與機構爆炸性成長;但更多的是,地方共享公民權與政治民主的概念正在發展(例如阿拉伯之春就是最好的網路民主動員例子)。
全球化本身也在不斷跟在地化互動。例如大型公司越來越有能力執行業務分割,並將不同活動配置在不同國家或社會的不同勞動市場;為了爭取消費市場或工作機會,地方政府也彼此互相競爭,造成越來越多區域政策的因地制宜。
英國本身就是最早發展創意產業的國家,在1970與1980年代,英國許多城鎮都市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去工業化;工廠、引擎、鼓風爐與礦坑消失了,並且讓當地純人力英雄式的勞力工作特別容易產生失落感。然而這些城鎮在去工業化的時,維多利亞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廢棄建築物被保留下來,而成了創意-觀光產業的重要資產,讓去工業-全球化,得以用在地文化再次和全球觀光-文化產業再次連結。這故事也同樣發生在華山、松山等文化園區。但回到1990年代的台灣,當時的人們恐怕是想不到遺留的工業本身是有這種價值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