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QQ
2013年數位藝術節即將於11/24日閉幕,本次的展覽以「超神經 Data-Neurons」為題,企圖以各式藝術創作呈現當代網路世界的兩大核心議題「巨量資料」(Big Data)與「神經元」(Neurons),不難發現目前我們正身處在一個不論是經濟、政治、媒體與文化等各面向,皆受資訊的快速流通及數位媒體科技的發展影響甚鉅的時代,大量的資訊已不再能以從前傳統的方式進行表述及解讀,如何以新的方式將這些巨量資料呈現,表達出一種全新的敘事美學,即是本次展覽希望嘗試的面向:讓數位的概念以資訊視覺化的方式,使大眾能以眼、耳、鼻、舌、身等五感經驗,實際體察數位科技與藝術的存在。
在展場裡面我最喜歡的即為藝術家MarkusKison的創作「脈動Pulse」,這個作品以即時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部落格平台wordpress.com上出現的各種情緒表現。將這些網路的文章依照《情緒的心理演化理論》這本書中所描述的八種基本人類情緒:喜悅、信任、恐懼、驚喜、悲傷、厭惡、憤怒、期待進行分類。每當文章出現使用情緒符號或是符合設定的情緒性字眼時,作品中像是人的心臟一般的的物件即會跟著改變形狀,或扭曲或膨脹,呈現目前網友的情緒狀態。
除了將網友的情緒狀態以視覺化呈現,展場中另一側也有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感知實驗室所創作的「阿姆斯特丹現狀」,同樣也是透過巨量資料的運算,將蒐集到的居家和動態能源使用軌跡視覺化,具體呈現城市的動態性。我們可以透過它看到不同建築物與區塊間,不同資源間的流動,而不是一般死板板的圖表呈現。透過這樣資訊視覺化的展現,人們可以了解特定時刻中,街道擁擠的狀況;也可了解能源的分配與匱乏;同時,也可以藉此重建交通模式,防止交通的擁堵,或是透過衡量城市中的特殊事件,藉以促進更好的緊急救援行動。
看完本次的數位藝術節,激發了我許多關於未來資訊傳遞的想像,也許我們能將這些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巨量資料的敘事美學,具體運用在新聞工作上,除了以往傳統以文字、圖片或影片傳遞資訊的方式外,再加上五感的呈現,或許能具體增進閱聽者的臨場感受力以及更豐富大家「說故事」的能力。
展覽資訊:
2013數位藝術節─「超神經 Data-Neurons」
日期:2013/11/15-2013/11/24
時間:10:00-18: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參考連結:
http://digitalartfestival.tw/daf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