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每日分享】數位社群游擊戰

/郭哲瑋

   
    近日國際串媒體論壇上有個有趣的小討論,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各種串媒體的實例。其中一個是關於音樂酒吧的使用故事,這家酒吧要舉辦一個放克音樂活動,但在活動兩個禮拜前卻沒有任何宣傳消息,於是老闆找了一個做數位行銷的朋友求救,朋友也不懷好意,趁此機會來了個串媒體小實驗。
 
    該朋友先設計了一個海報,然後設定了關於這活動的hashtag,接著他使用了blogFacebook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Google PlusYoutubeVine等各平台開始他的「數位社群游擊戰」,兩個禮拜中的每一天,他都使用不同的手段在操作這些社群。

    在部落格:他利用老闆提供的資料以專文形式深度描寫有名的放克音樂活動及放克音樂歷史。
    在Facebook:貼入從Youtube轉來的經典放克音樂,並使用活動hashtag開始串連臉書社群,也鼓勵社群分享自己喜愛的放克音樂。
    在Twitter:貼上著名的放克音樂歌詞。
    Pinterest:放上知名放克音樂歷史照片與唱片封面。
    Instagram:放克時期經典服裝與造型圖片。
    Google Plus:轉貼放克音樂專文。
    Youtube:上傳或策展各釋放克音樂影片。
    Vine6秒鐘的放克音樂影片及圖片剪輯。

   
    一週後,他發了一封公關信給所有社群成員做為活動提醒,信中同時包括了各平台的網址,該封公關信便做為一個行銷中期的社群串連點。在活動的前一天,他寄了一封最後的提醒公關信,並且附上當天DJ會放的十首歌單;此外在信中,他邀請所有社群成員,在各種社群平台裡告訴大家之前所有他提供的訊息中,你最愛的放克時代或放克故事,並加上設定的hashtag;以及邀請大家用shazam這個音樂辨識軟體,把所有聽到的放克歌曲推到TwitterFacebook

    活動當天,他請DJ穿了寫有該hashtagT-Shirt、把所有社群媒體上的呈現設計成海報貼在酒吧牆面、並在酒吧電話亭設計了一個與hashtag合照的活動。活動之後,藉由hashtag的串連,他把所有自己上傳的與社群成員上傳的素材,編輯成了一個包含音樂活動本身,所有虛實整合的「放克音樂故事世界」,並在線上出版。當然,這個活動本身自然是爆滿的。

    看到這樣數位社群游擊戰的案例固然有趣,但反思在台灣的數位行銷世界裡,會發現在這麼多的有效平台中,台灣具有效果的大概只有部落格或論壇、EmailBBSFacebook以及Youtube。台灣網路社群行為看似蓬勃,但Facebook使用率佔人口比率為全球第一,也就是說,幾乎絕大部分的社群互動都集中在少數平台,其所能展現的各式社群行銷創意,也就容易受到限制。隨著平台的演化,每種社群平台都有其特殊效用,國內社群的分眾行為還不普及,數位社群行銷的手法還有侷限。但往另一面想,因地制宜的分眾型社群平台,在台灣也許會是個發展的契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